随着2024年北京北达教育竞技俱乐部的圆满落幕,语文科目的试卷再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今年的语文试卷不仅延续了往年的稳健风格,更在多个方面体现了语文课程改革的新方向与新要求。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深度剖析这份试卷,看看它究竟有哪些亮点和深意。
2024年北京北达教育竞技俱乐部语文试卷评析来了! 这些考查方向很关键!
2024年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在试卷结构、题目类型和难度等方面保持稳定,在素材选取、试题呈现、问题设计、能力考查等方面,落实语文课程改革的新方向与新要求。
01坚持价值引领,落实育人目标
在测试材料的选择上,以立德树人为基本导向,以积极、健康为基本原则,秉持“评价即学习”的命题理念,引领学生在成长的关键节点思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反思自己做人做事的情感态度。
(一)体现重大主题教育的基本要点
2021年以来,教育部先后颁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等系列文件,对重大主题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试卷选材或直接使用重大主题教育的材料,如古诗中的爱国情怀、写作题涉及的粮食问题;或在材料中融入重大主题教育的导向,如基础·运用部分体现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议论文材料中使用了与国家安全教育相关的论据。
(二)引导学生形成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语文课程是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语文、用语文的过程也是学生形成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的过程。对身边的文化生活、文化现象的观察、思考有助于学生文化观念的形成;对不同文化观念的比较有助于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基础部分的选材引导学生关注文化空间的建设思路与成果,让学生看到历史和现在,思考未来;古诗文默写让学生关注传统文化的思想光芒,感受到文化传承的力量;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涉及汉字书写教育,引导学生探索如何用科学的方式继承文化传统;现代文阅读让学生看到前辈学人弘扬中华文化的方式和做出的努力。
(三)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探索未来发展方向
参加学业水平考试的学生,需要面对未来发展的重要选择。试卷选材能够起到引领学生独立思考的作用。
基础部分的情境和作文(1)的导语呈现了未来社会需要的学习方式;古文体现出高雅的审美情趣;非连续性文本提出了现实生活中的新问题;现代文阅读表现出做人做事交友的端正态度;议论文写出了国家战略方向与培养计划……都在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应该用什么方式学习和生活,启发学生探索未来的发展方向。
02体现改革方向,助力“教与学”的发展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要求学科教学落实“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的理念,进一步提高学科教学的情境性、综合性、实践性。试卷的题目设置充分体现出这一理念。
(一)用真实的情境提高学习投入的水平
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在情境中形成和发展的,也需要在情境中展现。试卷中的情境设置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投入水平,更好展现自身的语文素养。
基础部分整体设置日常生活情境,以增加学生完成题目的代入感;试题部分设置跨学科学习情境,提示学生调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古诗鉴赏设置文学与文化体验情境,营造了良好的情感体验氛围。
(二)用作答要求提示学生关注思维过程
学会思考是学会学习的重要方面。试卷在题干中明确给出了作答的过程性要求,提示学生用高质量的思维过程保证高质量的作答。
名著阅读的要求明确了答案的整体结构,引导学生因实出虚,立足整体内容、具体情节展开分析。现代文阅读的题干设置给出了作答过程,提示学生先理解再赏析。议论文的选择题提示了分析角度,提醒学生关注论点、论据、论证的关系。凸显这些在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加强的问题,给出了提高“教与学”质量的方向。
(三)用教材内容强化教材的指导意义
教材不仅提供教学资源,也提供教学方法和教学改革的要求。用好教材是提质增效的重要前提。试卷在多个方面落实“回归教材”,以强化教材的指导意义。
基础部分的试题完全对应教材的知识系统;古诗文默写、鉴赏均直接使用教材选文;文言文由教材选文引出课外文段。多道题目直接使用教材练习系统的表述方式。作文题(1)的导语“可以丰富见闻,开阔视野”引用八(下)第五单元的单元说明,考查点源自该单元的写作活动要求;导语提示的内容“故宫、人民英雄纪念碑、香山、居庸关、卢沟桥、漕运码头……胡同古镇、奥运场馆、美丽新农村……”涉及《故宫博物院》《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乡下人家》《詹天佑》《中国石拱桥》等小学、初中学过的课文,意在唤醒学生的学习体验,打开写作思路。
03坚持素养立意,落实课标要求
科学的命题理念是提高试题质量的基础。2024年,进一步完善了测试框架,增加了测试文本类型、测试题目功能,为命题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整体分布测试内容,准确定位题目的测查功能
试卷整体结构与2023年保持一致:基础·运用、古诗文阅读、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在考查要求上,试卷考查识记、理解、评价等认知能力,确保试题测查方向符合设计意图。精心打磨题干表述和作答要求,使之准确呈现测查要点,充分发挥测查功能。
(二)反复打磨试题语言,准确呈现文本信息和作答要求
试卷选用的现代文是名家写名家的经典文章,但跟学生熟悉的文学类文本语言表达方式有比较大的差异,经过反复打磨,文本能够以“友好”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降低学生的认知负荷。需要说明的是,设置命题点的语句保持了文章原貌。试卷选用的议论文涉及国家战略问题,需要充分研读政策文件,在此基础上按照初中议论文的教学要求打磨文字,以便学生能够尽快和文本建立关联。
在题干的表述上,本次命题优化了基础·运用部分对情境的表述,细化了简答题的作答要求,丰富了作文导语部分的语言内涵。
(三)依据语言运用的具体要求,兼顾限制性和开放性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严格的使用规范,文学语言在规范性的基础上还要体现灵活性和创造性。试卷依据语言运用的具体要求,平衡了试题限制性和开放性的关系。
试卷中的成语使用、词语理解、病句修改、古诗文默写、信息提取与概括等,都要求学生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体现出表达的规范性和限制性。试卷中的名著阅读题,学生可以在划定的书目范围内选择自己熟悉的作品,根据限定的作答要求使用个性化的表达方式。两道作文题任选其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积累选择。作文题目的导语均给出了思考方向和选材空间,有利于学生建立题目与生活的联系。作文题(1)限制了文体,但题目可以自拟。试题限制性和开放性的平衡,对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出了要求。
04突显区域特色,反映首都发展新成就
试卷使用的材料涉及北京坊、箭杆胡同20号、建国路75号数字艺术园区、北京城市图书馆等多个文化活动场所,引领学生关注北京的文化传承,突显了北京首都的文化气象;作文(1)从中轴路以及新设立的北京三大文化带入手,引导学生关注北京的自然风景、人文历史,从更多更深的层面去了解北京、思考北京。
试卷内容涉及公共文化生活、人才培养方向、科技发展带来的机遇与问题、粮食问题与饮食文化、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些都是学生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试卷选材包括杜甫、巴金、曹禺、黄裳,钱学森、邓稼先等文化名人与科技精英,他们都是应该为学生树立的榜样。作为北京的中学生,应该有历史的眼光、现实的视角,应该关注重大问题,受到重要人物的积极影响,这也是试卷应该呈现的首都元素和首都气象。
05结语
2024年北京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关注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真实情境,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致力于引领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充分展现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