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北达中考教研组整理了2024年北京一七一中学招生计划及排名参考!分享给大家,仅供参考。
相关阅读:北京各区高中校2024年中考招生计划汇总
2024年招生计划及排名参考
今年171高中招生325人,其中集团内直升40人,指标分配64人,统招221人,其中朝阳区招生5人,特长生总计招生30人(艺术,科技,体育)。与去年相比,朝阳区招生人数和特长生人数基本持平。排名参考:1300名之前。
“课程、课堂、课案”三“课”一体
“丛林化的课程体系”: 做“有层次 无淘汰”的理想教育
一七一中学近十年来逐渐形成了以国家课程为优势课程种群、以校本课程为主导课程群落、多样化课程群落,形成具有良性生态功能式的“丛林化的课程体系”, 包括三大类课程:基础素养必修课程、兴趣拓展选修课程、素养提升荣誉课程。
1、基础素养必修课程
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素养必修课程包括语、数、外、理、化、生、史、地、政9大学科,分为A、B、C三个层级。高中尊重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学业水平分为:精英班、实验班和平行班三个层面,为学生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获得提供保证,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兴趣拓展选修课程
面向全体的兴趣拓展选修课程包括艺术体育选修课程、生涯规划课程、海量阅读课程、防危减灾(地方课程)和理、化、生、史、地、政、劳技、计算机各学科兴趣拓展选修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性和选择性需求,为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科学素养和艺体素养创造条件。
3、素养提升荣誉课程
荣誉课程为培养创新拔尖人才而设。培养精英学生是一七一中学不变的使命和责任。学校组建非行政性“学森班”,选拔有愿望、有能力在各类竞赛中有望获奖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学森班”培养学生的利器就是各类荣誉课程,包含语、数、外、理、化、生、信息学等学科竞赛课程;人文及自然学科研究类(科技创新)课程;强基计划课程三大领域。学校组建由各学科博士、硕士、骨干教师组成的“学森班”教师团队,借助大学科研机构、社会及家庭力量,不断补充,丰富发展。
“课案及课案教学”:国家课程内容和方法的校本化
“课案”是一七一中学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载体,是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建构知识的重要媒介。课案及课案教学是对课标和教材进行重整再生,满足不同层级学生的个性需求,实现了国家课程内容的校本化。
课案从内容上包含了课标和教材以及教师教学经验和学生学习可能存在的问题等。从形式上有分为预习案、训练案、检测案三种。一七一的课案一直坚持“三化”标准,即星级化、生活化、学科价值化,坚持课案的“三高”,即“高端、高质、高效”,以适应新的高考改革分层走班教学的需要。
比如“星级化”要求:“三星”以下为面向全体的应知应会知识,“四星”为拓展应用类有难度的知识,“五星”以上内容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的拔尖创新。做到“低端统一、高端开放”,从知识能力设定上对号学生的需求,尽可能让每个学生从每一份课案中都有获得感。课案教学在教学环节设计中体现出学生认知规律,并将每个学科对核心素养的要求贯穿始终。力求在课案的设计中体现出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探究层次化。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考查的热点、易混点、易错点,设计高效的问题使学生乐于思考、学会思考并在思考探究中摸索出每个学科的有效学习方法。课案已经成为深受我校学生欢迎的提升成绩、形成能力的重要抓手。
“自主高效课堂”:国家课程课堂形态校本化
“课改要从改课开始”,一七一中学在课案教学研究基础上,探索高效课堂,实施“五步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改革。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目标,以“明确目标、自学初评、展示提升、讲解拓展、练习反馈”为基本环节的课堂已成为171中学高效课堂的基本形态。
“自主”是指课堂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主体参与、通过自学、主动置疑、主动交流展示,实现主动获取知识和技能。“高效”是指具备如下状态:单位时间效率高、目标达成度高、学生主体参与质量高、过程和方法合理等。
“自主高效课堂”只是提供了课堂流程要素,不一刀切、不僵化某一套路,遵循求同存异原则,规则与个性相结合,但在同一学科、同一课题、同一课型上追求内容和流程的最佳组合模式。我校每年都开展“五步自主高效课堂的创新”系列研讨活动,坚持优化教学方式,坚持教学相长,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融合运用传统与现代技术手段,重视情境教学;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精准分析学情,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这一课堂尊重学生差异,激发学习激情,发挥主体能动,获得公平发展机会,成就自己的进步与成功”。
“海量阅读工程”:涵养求知心,培养读书人
近年来,高考愈发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各学科考查的内容中均增加阅读的思辨性、复杂性、扩展性,约15%的学生做不完!这样的大背景下,我校坚持十多年推进海量阅读工程,其价值、意义与优势愈发凸显。
首先,阅读海量固根基,广度、深度、速度渐进提升。学校每周二下午3:55—4:45作为全校学生的自主阅读时间。学校引导学生广泛涉猎各领域图书,增加知识的广度。每天清晨,学校还组织晨跑换美文活动,让学生在锻炼之余感受阅读的快乐。每篇文章篇幅约为1000~1200字,一年下来,每天参加晨跑的同学在这项活动中的阅读量就可达20~24万字。中学三年,按照我校海量阅读计划,学生的最低阅读字数为400万字,中等阅读量为720万字,最高阅读量可达1000万字。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阅读速度不断提升,广度不断拓展,深度不断精进,这些都助力他们在高考读题、审题速度加快,用良好的文字处理能力从容应对新的挑战。
其次,阅读输出促思辨,特色活动求拓展。学校每学年开展以“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为主题的海量阅读大讲堂。在这方特殊的舞台上,学生像大家一样讲述阅读心得。在全校范围内征集主讲人。全校各年级学生,只要是阅读有所体会,有所收获,有所认识,都可以报名在全校范围内主讲,在为同学们分享和讲授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辨能力、整合信息的能力和演说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同时,这一活动也培养了学生快速阅读和捕捉信息的能力。
写作更是阅读输出的最好见证,每一学年结束的时候,学校都会将该学年学生在省部级以上刊物上发表的文章集结成册,鼓励学生在平时不断创作,在不断练习和创作中提升写作能力,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在海量阅读中,学生的阅读速度,涉猎的知识广度、文字处理和加工整合能力、写作能力等都在不断提升,成为他们在高考中的核心竞争力。
创建“大众+小众”的科技创新育人模式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在培养创新人才过程中:以优势学习理论发掘拔尖学生的潜质,以建构主义理论提供持之以恒的供给,以学习发展心理学架构贯通式培养阶梯,以积极心理学正强化原则召唤学生攻坚克难,以最近发展区理论创建最优创新成果,努力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全段、全科、全程、全员”的四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策略,最终形成独具一七一特色的“大众+小众”科技创新育人模式。
学校以“早发现、早培养、长链条、贯通式”为基本原则,将“大众+小众”创新人才培养三级金字塔课程做进一步的提质。第一级,科技素养必修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激发科学兴趣,涵养科学素养,主要凸显“六大”课程(即大先生、大科学家、大领域、大事件、大发明、大前沿课程);第二级,兴趣拓展选修课程,面向部分学生,发掘拔尖优秀学生,侧重四专课堂(专项、专人、专室培养专长);第三级,创新素养荣誉课程,面向少数学生,让拔尖学生最终脱颖而出(包括骏马、学森、翱翔、竞赛、博士教师孵化站课程,大学先修课程等)。三级金字塔培优课程将大众和小众有机融合,让创新科技教育既全面推进,又重点突出,亮点闪耀,将科技创新育人要求落在实处。
师资力量
带着教育的理想做理想教育的一群人:教师是课堂质量、课程质量的基石。学校高中现有专任教师122人,正高级教师7人,特级教师3人,市级骨干教师8人,区级学科带头人和区级骨干教师43人,超过教师总人数的40%。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有15人,都在竞赛辅导、高端课程、研究性学习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近三年,学校教师在全国、市、区级各类教师专业技能竞赛中超100余人获一等奖,教师高超的教学能力为学生创新力的培养提供了扎实的课堂基础;过去三年,我校教师主持市级课题20余项,校级课题160余项。一七一中学打造的思考型、学习型、创新型教师队伍,不断追求高水平的教育品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学子佳绩
在学校课程的保障下,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获奖频频取得突破。近年来,在各级文科类竞赛中,学校学生获得国家级奖项100余项,北京市奖项超200项;在五大学科联赛中,学校学生获得全国及市级奖项400余项。
一七一高考成绩不断攀升,五年来,六十多名学生考入北大、清华;几十人次摘得东城区总分状元、北京市和东城区单科状元;升入双一流高校学生达70%,650分以上、600分以上学生人数在东城稳居前列。在2023北京高考中,选考科目获赋分满分学生26人次,获得A等级赋分(全市前15%)的学生人数达到362人次。优异的成绩再次证明了171中学超强的教育加工力。
咨询方式
招生咨询电话:84287368
升学备考规划和交流,扫下二维码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