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考加分政策调整,尤其是涉及民族高考加分政策改革,一直零星出现在地方高考政策里,这次官方正式解释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重大调整。
北达高复,回京,高一至高三应届全日制选拔通知
★京籍高考复读生,应届回京生,京籍高一至高三应届JD生,可办理学籍; 非京籍高一至高三应届JD生。
★招生班级:鸿志班、笃学班、翰林班
★招生对象
京籍全日制:高复生,京籍回京应届,高一至高高三应届JD生,可解决应届生学籍
非京籍全日制:外地高一至高二应届借读生
★目 标:北大清华等985,211院校
★师 资:海淀高中校长,教学管理,特邀海淀高考团队授课。
★上课地址
海淀校区:走读全日制为主
昌平校区:全封闭住宿军事化管理。
★咨询电话:400-6168-182 010-62526900
民族高考加分四种情况
8月17日,国家民委政策法规研究司有关负责人解释了少数民族考生实行普惠性加分政策,分析了四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有的教育资源已经相对均衡的省份取消了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第二种情况,有的省区将加分范围调整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高中教育阶段转学到本地就读的少数民族考生;
第三种情况,有的省份取消了散居地区的少数民族高考加分,加分范围缩小为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
第四种情况,有的省份按照区域加分,区域内符合一定条件的,无论是汉族考生还是少数民族考生都有加分。另外,即便还保留有加分政策的地区,加分分值也大幅减少了。
高考加分项目大范围取消
关于高考加分政策调整,分为两个层面来分析,第一,是全面对所有高考加分政策的调整,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核心要义之一,就是调节高考公平,高考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而高考加分政策一直以来饱受争议。高考加分政策,分为全国性加分和地方性加分政策,多项加分政策不累计,取最高加分项目。在高考录取期间,各高校的政策不同,有的是一加到底,但有的高校在投档时不接受地方性加分政策。大多数高校认可加分投档,但在专业录取时,以考生的裸分来排队,即不认可任何加分。
全国性高考加分政策从1950年就开始了,其雏形是“参加工作3年以上的革命干部和革命军人、兄弟民族学生以及华侨学生,考试成绩虽差,得从宽录取”,意味全国性高考加分中个别项目实施了70多年了。
截止到目前,各地关于高考加分政策种类繁多,有的地区多达数十项。从2014年开始,取消高考加分政策陆续出台。到2017年的时候,取消高考中四分之三左右的加分政策。而到了2018年,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五项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全面取消。以北京市为例,除了全国性加分政策外,地方加分政策仅保留5项。
少数地区民族高考加分已经调整
第二,关于民族加分政策的调整,是我从2020年个别省份的招生政策零星信息分析出来的。2020年,安徽省公布的高考加分政策表明,自2022年起,取消两项地方性加分项目:1、侨眷、港澳同胞及其眷属(即全国性加分项目“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含台湾户籍考生)”以外的“侨眷和港澳同胞及其眷属”)。2、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2020、2021年符合两项地方性加分项目条件的高考考生仍具有加分资格,加分分值为5分,仅适用于省属高校招生。保留四项全国性加分项目,取消了以往的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安徽省取消地方加分政策和全国性项目非同小可,余音绕梁。
2020年,天津涉及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条文显示,从2023年起,市属高校录取时,少数民族考生与汉族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区考生,本市高校录取时高考总分加5分投档。
不是取消而是更为精准
从近期国家民委对高考民族加分政策的分析来看,安徽和天津并不是孤立的现象,我总结为民族加分政策分为取消、范围缩小、加分分值减少。这种调整应该是全局性的。
但并不能简单认为是全面取消民族高考加分,而是部分教育均衡地区会逐步取消民族高考加分政策。从这次民族高考加分政策范围调整来分析,总基调并不是取消,而是更为精准,从而更加保证了高考录取的公正和公平。
试题推荐:
北达培优课程推荐:(报名热线:400-616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