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教育考试院发布了《关于做好2022年高级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工作的通知》,北京北达教研组为大家整理了内容详情,一起来看。
★招生班级:鸿志班、笃学班、翰林班
★招生对象:京籍全日制:高复生,京籍回京,高一至高二全日制
非京籍全日制:天津河北等省高考生,高一至高二全日制
★师 资:特聘海淀高中校长,教学管理,特邀海淀高考团队授课
北京教育考试院关于做好2022年高级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工作的通知
根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22年高级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工作的意见》(京教计〔2022〕9号)精神,今年我市高级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妥推进考试招生工作安全有序实施,确保实现“平安招考”工作目标。现就做好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招生政策
(一)按照教育部关于完善优质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分配到初中学校相关政策要求,将全市优质普通高中不低于50%的招生计划分配到一般初中校。统筹优质教育资源配置,落实校额到校政策,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继续适度压缩跨区招生计划。部分优质普通高中可适当编制跨区招生计划,重点向优质教育资源比较短缺的区域倾斜;城乡一体化普通高中可在资源输出区适当编制跨区招生计划;民办高中招生重点向办学所在区倾斜,编制分区招生计划。中专学校、技工学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称号的职业高中等有关学校可根据学校办学实际在全市范围招生,不对各区分配招生计划。
(三)普通高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按照统一招生模式录取,主要面向办学所在区招生,适度压缩跨区招生计划。学校可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公布后,考生填报志愿前,组织进行以外语能力为主的资格性测试,确定合格名单后报北京教育考试院备案。在统一招生中,对符合条件的考生依据志愿和成绩进行录取。
(四)为系统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探索多元招生录取方式,2022年开展中等职业教育自主招生试点;在东城区和西城区的部分普通高中开展登记入学试点。被录取的学生继续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记为“合格/不合格”,不公布原始分数,不提供小分查询,不再参加中招志愿填报和其他招生录取。
(五)优化完善中高职衔接和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项目。打造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贯通式培养立交桥。按照《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22年开展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的通知》(京教职成〔2022〕5号)精神,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项目分为高本贯通和中本贯通,各专业均面向全市招生,不对各区分配计划指标。
二、招生简章编制
《2022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简章》(以下简称“招生简章”)编制工作由北京教育考试院负责。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招生简章申报工作由各区中招办负责;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招生简章申报工作由本校负责。各区和学校对招生简章申报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三、报考条件
(一)报考资格
符合以下条件的考生可以报考高级中等学校:
1.具有本市户籍的应届初三年级学生。
2.具有本市户籍的年龄在18周岁以下(2004年9月1日及以后出生)的往届生。
3.积分落户人员随迁子女。
4.无本市户籍,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本市应届初三年级学生可以报考相应学校:
(1)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可以报考普通高中、中专学校、职业高中、五年制高职和技工学校:
①由人力社保部门认定的属“原北京下乡知青子女”的考生;
②由区台办认定的属“台胞子女”的考生;
③有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出具的介绍信和“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备案证明”(有效期至2021年12月31日)的博士后子女考生;
④由人民解放军相关政治部门认定的属“随军子女”的考生;
⑤有市人力社保部门签发的“北京市工作居住证”(有效期至2021年12月31日)人员子女的考生;
⑥父(或母)一方有本市常住户籍的考生;
⑦由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认定的属“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职工子女”中的非农业户籍考生。
(2)由首钢矿业公司认定的属“职工子女”中河北省户籍的考生,可以报考从石景山区招生的普通高中、首钢技师学院和黄庄职业高中。
(3)由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公司北京分公司认定的属“化六建北京分公司子女”中的非本市户籍的考生,可以报考通州区的普通高中以及中专学校、职业高中、五年制高职和技工学校。
5.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教委等四部门制订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京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方案>的通知》(京政办发〔2012〕62号)精神,在规定时间内提出升学申请且通过审核符合下列各项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考生,可参加2022年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录取:
(1)进城务工人员持有在有效期内的北京市居住证、居住登记卡或工作居住证;
(2)进城务工人员在京有合法稳定的住所;
(3)进城务工人员在京有合法稳定职业已满3年;
(4)进城务工人员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医疗保险或养老保险)已满3年(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连续缴纳,不含补缴);
(5)随迁子女具有本市学籍且已在京连续就读初中3年学习年限。
6.高级中等学校在校学生(含休学学生)不得报考。
(二)报考工作
1.学籍和户籍不在同一区的本市户籍考生,可自愿选择在学籍或户籍所在区报考,但只能选择其中的一个。选择回户籍所在区报考的考生要在规定时间内向所在学校提出申请,并到户籍所在区中招办确认并办理报考手续。回户籍考生如参加城区学校面向全市招收特长生的招生,其学籍和户籍须同属城区或者同属于郊区。
2.具有普通高中升学资格且具有同一学校连续三年学籍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可参加校额到校、市级统筹及面向特定初中学校的定向招生。往届生、外省回京报名考生以及回户籍报考考生不能参加上述招生。
3.按照《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22年北京市宏志生招生工作的通知》(京教基二〔2022〕6号)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提出申请,通过考生所在初中学校初审和拟报考学校所在区教委复核,符合宏志生条件的考生,可以报考“宏志班”专业。
4.具有升学资格的本市正式户籍考生可以参加贯通项目招生。
5.学籍信息依据北京市中小学学籍管理云平台(CMIS)确定。
四、考试及评卷
2022年继续实施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将初中毕业考试和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两考合一”。
中招录取总分为660分,计入总分的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物理、历史、地理、化学、生物和体育与健康,其中历史和地理、化学和生物分别选择分数高的一门计入。
(一)文化课考试及评卷
2022年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坚持以学定考,不断提高命题质量。按照“统一命题、统一制卷、统一考试、分区评卷”的方式进行。北京教育考试院负责文化课考试科目的命题工作并制定评分标准及细则。各区要高度重视,加强对评卷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管理,严格执行全市统一的评分标准及细则,确保评卷工作质量。
语文试卷总分值为100分,数学试卷总分值为100分,外语总分值为100分(卷面成绩60分,听力口语成绩40分),听力口语考试采取计算机考试方式,与统考笔试分离,有两次考试机会。
物理(含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10分)、化学(含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10分)、生物(含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10分)、道德与法治(含综合社会实践活动10分)、历史(含综合社会实践活动10分)、地理(含综合社会实践活动10分)六门科目分值均为80分。
初三年级文化课考试时间为6月24日至26日上午,初二年级文化课考试时间为6月26日下午(具体时间见附件)。
文化课考试的考务管理依据《北京教育考试院关于印发<北京教育考试考务管理规定>的通知》(京考考务〔2020〕5号)和《关于修订〈北京教育考试院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违规处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京考考务〔2012〕3号)等文件执行。同时要按照《北京教育考试院处置教育考试突发事件工作预案》做好考试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二)体育与健康科目考试
体育与健康科目满分40分,其中现场考试30分,过程性考核10分。各区按照市教委有关要求组织实施。
(三)专业加试
专业加试包括提前招生专业测试和统一招生专业加试。考生报考须专业加试的专业,应在规定时间参加招生学校组织的专业加试,加试合格方可填报相关志愿。专业加试工作由学校负责组织实施。有关学校应按要求报送有关工作方案,在全市统一规定的时间进行加试并报送加试合格考生名单。
五、志愿填报
2022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实行考后知分填报志愿。
参加贯通项目提前招生、校额到校和市级统筹招生、统一招生的考生须在规定时间登录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依据招生简章填报志愿。
贯通项目提前招生共设8个志愿,每个志愿学校可填报1个专业。录取总分达到490分的考生方可填报相关志愿。
校额到校和市级统筹招生共设8个志愿,每个志愿学校可填报2个专业。录取总分达到570分,且综合素质评价达到B等的考生方可填报相关志愿。
统一招生共设8个志愿,每个志愿可填报2个专业。
六、招生录取
(一)招生录取方式
2022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录取按照提前招生、校额到校招生、统一招生三个阶段进行。被前一阶段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后一阶段的录取。
1.提前招生录取。提前招生录取包括贯通项目提前招生录取和贯通项目以外其他学校提前招生录取。
贯通项目提前招生录取是按照招生学校贯通计划,依据考生录取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按考生填报的志愿顺序录取。贯通项目录取先于其他提前招生学校进行。被贯通项目录取的考生,不能再参加后续其他方式录取。
2.校额到校招生录取。校额到校招生录取包括校额到校和市级统筹招生录取,在提前招生录取之后,统一招生录取之前进行。录取时按照优质高中校额到校计划、市级统筹计划和初中校分配的校额到校和市级统筹名额数,依据考生录取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按考生填报的志愿顺序录取。
3.统一招生录取。统一招生录取按照学校招生计划,依据考生录取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按考生填报的志愿顺序录取。
在统一招生阶段未录取满额学校可以申请参加志愿征集录取,学校(专业)录取条件、范围以及录取方式与统一招生相同。有加试要求的学校(专业)不能再组织加试。考试院统一公布参加志愿征集录取的学校、专业和计划。未被录取考生可在规定时间内填报征集志愿,考生填报有加试要求的专业需加试合格。
(二)招生录取审批
全市各类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录取审批工作由北京教育考试院中招办负责。各区考试中心中招办参加全市招生录取工作并负责未录取考生档案的打印工作。招生学校在规定时间内网上审核录取考生信息并按要求办理相关录取审批手续。各初中学校应按时下载本校考生录取信息,并及时通知未录取考生按规定参加志愿征集。
考生可通过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查询录取结果。各类高级中等学校要按照市教委要求,严格依照北京教育考试院中招办审批后的新生名册为新生建立学籍。
(三)对特殊学生的录取规定
1.获得市级三好学生证书的应届初三学生,参加考试后可以直升本校高中。凡选择直升本校高中的市级三好学生须将本校高中招收此类考生的普通班专业填报在统一招生第一志愿第一专业栏内,方可以市级三好学生身份被该校录取。
2.体育、艺术和科技特长生报考有关学校,按照市教委相关文件要求测试合格后,须将该学校招收特长生的普通班专业填报在统一招生第一志愿第一专业栏内,方可以特长生身份被该校录取。
3.报考招收“大学子弟班”、“特色实验班”学校的考生,在符合报考条件下,须将该校招收此类考生的普通班专业填报在统一招生第一志愿第一专业栏内,方可以相应身份被该校录取。
4.符合直升报考条件的考生,须将学校招收此类考生的普通班专业填报在统一招生第一志愿第一专业栏内,方可以直升身份被该校录取。有直升资格的学校须按市教委有关要求在规定时间和范围公布直升方案和直升考生名单。各区在规定时间将直升考生名单报北京教育考试院备案,备案后的考生名单不能更改。
5.报考招收“宏志班”专业的考生,在符合报考条件下,须将该校招收此类考生的专业填报在统一招生第一志愿第一专业栏内,如要报考两所或两所以上学校的宏志班,则须从第一志愿起连续填报。
6.以外交部子女身份报考北京市第二中学、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清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北京市第二十七中学外交部子女班的考生,须将上述学校的外交部子女班作为统一招生第一志愿第一专业填报(北京市第二十七中学也可作为连续填报的第二志愿);以外交人员服务局子女身份报考北京市第五十五中学外交人员服务局子女班的考生,须将该校(专业)作为统一招生第一志愿第一专业填报。
7.符合录取条件的残疾考生,各招生学校要予以录取。
(四)有关加分和优先录取的规定
1.烈士子女考生,在录取时加20分给予照顾。
2.符合以下条件的考生,在录取时加10分给予照顾:
(1)因公牺牲人民警察子女和一级至四级残疾人民警察子女;
(2)见义勇为人员、因见义勇为死亡和一至四级伤残人员的子女。
3.符合以下条件的考生,在录取时加5分给予照顾。
(1)归侨(华侨)子女考生;
(2)台湾省籍考生;
(3)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初级中等教育阶段转学到本市就读的少数民族考生。
4.军人子女加分和优先录取按照《北京卫戍区政治部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13年北京市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实施细则〉的通知》(京政联〔2013〕1号)要求执行。
5.消防救援人员子女加分和优先录取按照《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消防救援人员子女教育优待实施细则>的通知》(京应急发〔2019〕32号)要求执行。
6.现任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随任子女(初中阶段回国),在录取总分相同的情况下,优先录取。
7.如有符合以上多种加分条件的考生,只能自行选择享受其中一种加分待遇。已享受加分待遇的现役军人子女、消防救援人员子女、现任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随任子女,则不再享受在录取总分相同的情况下优先录取。
8.凡享受加分和优先录取的考生将在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上予以公示。
(五)有关减分规定
符合报名、报考条件的往届考生参加录取时,录取总分减5分后进行录取。
(六)对不予录取考生的规定
1.各招生学校(专业)不得录取未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学生。
2.经批准进行专业加试的学校(专业)不得录取未进行专业加试或专业加试不合格的考生。
3.各招生学校(专业)不得录取未参加中招体检或身体条件未达到本学校(专业)要求的考生。
七、其他有关工作
(一)体检
体检工作是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工作的组成部分。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均要进行体检。北京市体检中心负责对体检工作进行业务培训、指导、检查、裁定和监督。各区中小学卫生保健所负责对本区考生进行体检,要按时保质完成中招体检工作,并及时将体检结果信息报送市体检中心。
(二)考生档案管理
参加中招的考生均须建立电子档案。考生各种原始材料由所在的初中学校或本区中招办负责存档,保管期限为1年。
八、主要工作日程
1.5月 体育现场考试
2.5月13日前 回户籍考生向所在学校提出回户籍申请
3.5月16-18日 拟报考宏志班专业考生向所在初中学校申请
4.5月17日-30日 特长生测试
5.5月18日8:30-12:00 回户籍考生到户籍区办理确认手续
6.5月25日 公示加分和优先录取考生信息:
7.5月下旬 发放《招生简章》
8.6月24日-26日 初三年级学考,6月24日下午 初二年级学考
6月24日 | 6月25日 | 6月26日 | |
上午 | 语文 8:00-10:30 | 物理 8:00-9:10
道德与法治 10:30-11:40 |
化学 8:00-9:10
历史 10:30-11:40 |
下午 | 数学 2:30-4:30 | 外语2:30-4:00 | 地理(初二)2:30-3:40
生物(初二)4:30-5:40 |
9.7月5日12:00 公布初三学考成绩及分段统计,13:30-16:30 考生查分
10.7月5日13:30-16:30 网上咨询
11.7月6日-9日 招生学校专业加试
12.7月10日12:00公布初二学考成绩, 13:30-17:00 考生查分
13.7月11日-15日 志愿填报
14.7月16日 完成志愿确认
15.7月中旬-8月中旬 录取
重磅!2022年清华大学招生政策及招生计划发布,北京北达教研组第一时间为大家整理了详细内容,一起来看。
★招生班级:鸿志班、笃学班、翰林班
★招生对象:京籍全日制:高复生,京籍回京,高一至高二全日制
非京籍全日制:天津河北等省高考生,高一至高二全日制
★师 资:特聘海淀高中校长,教学管理,特邀海淀高考团队授课
近日,清华大学北京招生组组长朱玉杰、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助理张晓鸽在网上平台介绍了清华大学2022年招生政策,清华大学2021年在京招生190人,2022年在京投放计划总量预期保持稳定。
以“三位一体”教育理念 探索本科大类培养
2013年,清华大学确立了以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为核心的教育理念。这些年,围绕“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学校积极促进立德树人在各类课堂各类实践中落地;探索本科大类培养;以学习和发展成效为导向,对全部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进行重构;推进通识教育,建立通识教育试验区新雅书院;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权,二学位和辅修专业项目大大增加;设立本科荣誉学位,扩展“学堂计划”;改革学业评价体系,以等级制和荣誉体系的丰富促进学生追求多样成长等,多措并举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同时,清华大学一直把“厚基础、宽口径、重交叉”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并且形成了非常好的传统。比如,由朱邦芬院士领衔,依托清华大学物理系培养的数理基础科学班已经成立了20多年,学生前两年学习物理学知识,从第三年起可以自由选择需要扎实物理基础的专业方向,例如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专业等,完成交叉方向的人才培养。清华还搭建了大量的学科交叉平台,并探索了非常多大的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方式。近些年,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面向新型学科交叉领域,清华大学先后成立了智能网连汽车与交通研究中心、柔性电子技术研究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大数据研究中心、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医工交叉研究院等,依托这些研究机构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复合型的拔尖创新人才。同时在人才培养方案上,清华大学的新雅书院也建立了PPE(政治经济哲学)和CDIE(智能制造与创意设计)的学科交叉方向。
新增清华学堂经济班 培养学术领军人才
“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是清华大学遵循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成长规律,构筑的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特区。目前共有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钱学森力学、世界文学与文化实验班、哲学班,以及姚期智院士领衔的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姚班)、人工智能班(智班)以及2021年刚成立的量子信息班(简称量信班)。
新增的清华学堂经济学班旨在培养既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又能够产生原创思想,既具备全球视野,又深刻理解中国国情和特色的优秀经济学学术领军人才。经济学学堂计划班将遴选和培养一批兼具学术志趣和科研潜力的优秀青年学子,配备一流的师资力量,提供本研贯通的课程体系,致力于培养出能够引领经济学学科发展、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型领军人才。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书院培养特色
清华“强基计划”这几个书院跟很多书院不太一样,除了学生第二课堂、住宿、文化建设外,培养方案的改革是重中之重。强基计划的五个书院自成立伊始,五位院长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以学生成长为中心设置全新的培养方案,五个书院都遵循一个原则:宁可多留白,绝对不超载,给学生深厚的科学或者人文基础最核心的专业素养,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思考。经过多次研讨迭代,五个书院形成各具特色的培养方案。
在师生互动方面,书院构建了清华特色的“从游文化”,实现了全覆盖的导师制,指导学生个性化学习。2021年,书院从全校范围内聘请439位老师担任书院导师,实现了对书院学生的全覆盖,每位导师指导学生人数不超过5人。低年级导师主要帮助学生适应大学学业活动,指导学生的成长规划、基础知识学习和综合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志存高远,帮助学生发现自身学术志趣和优势特长;高年级导师结合学生的学术志趣,鼓励学生投身国家重要领域,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与科研实践。
2022年招生总体保持稳定 继续按大类招生
目前我们的招生计划还在编制中,待教育部审批后会对外公布。在京投放计划总量预期保持稳定,根据选科情况可能会有不同专业组或批次之间的计划调整。
除“强基计划”之外,目前仍按照大类招生,招生专业大类基本没有变化。共投放包括建筑类、土木类、能源与电气类、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自动化类、数理类、经济金融与管理类、文理通识类、临床医学类等在内的16个招生专业类,考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志趣进行报考,整体招生规模与去年基本保持稳定。5月份,学校会通过“清华招生”官方微信公众号进行详细解读,请考生和家长关注。
清华大学根据在各省投放的招生计划和考生报考情况,确定调档比例和分数线。原则上承认各省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给予考生的政策性加分,但原则上加分不得超过20分。至于身体要求,要参考本科招生体检标准,这个标准在清华大学本科招生网上可以查到。
2022年为校内学生提供39个辅修专业
根据国务院学位办2019年7月印发的《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管理办法》,现在的双学士学位跟之前的双学位、二学位都是完全不同的,必须在高考招生阶段就确定。清华大学目前的双学位项目总共有23个,其中,强基计划未央、探微、行健三个理工衔接类书院共有21个理工双学士学位。通过学科交叉融合的培养方案设计,本科4年毕业即可获得理学和工学两个学士学位。
2020年,清华大学还推出了计算机与金融双学士学位。作为计算机、金融工程与管理科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此项目旨在培养IT领域和金融领域的复合型研究型人才或专业化管理人才。学制四年,授予学位为工学学士、经济学学士双学位。每年招收学生30人左右。目前总共招收了两届学生,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出色,不仅成绩突出,而且班风良好,学习兴趣盎然。
此外,2021年起,学校新增了一个与香港中文大学联合培养的经济学本科双学士学位项目,这个项目是全英文项目,面向全球招生。项目将采取2+2的模式,集中清华和港中文两校的优势学科和特色教育资源,共同吸引全球顶尖学生,促成人才培养的多元化,提升国际化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除了双学士学位,清华大学的跨专业学习有多种途径。比如本科期间学生可以在主修学位专业之外,辅修一个新的学位,2022年,我们共有39个辅修专业开放申请,比如计算机、软件工程、经济与金融、社会学、心理学、科学史、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等,辅修学位容量约1500人。
咨询联系方式
清华招生的相关信息请锁定清华大学本科招生网,以及“清华招生”微信公众号。这是我们的官方信息渠道。出分后欢迎大家第一时间联系北京招生组。学校会通过“清华招生”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招生组联系方式。同时,如有相关问题也可以拨打招生办公室的咨询电话,010-62782057、010-62770334。
试题推荐:
北达培优课程推荐:(报名热线:400-616818-2)